##HIDEME##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凌晨

C打来电话,已是14日凌晨。
你说,只要你每天很开心和投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这样一天就既充实又值得。
我打心眼里谢谢这次旅程带给我的蜕变。
每一次徘徊在路口,纠结的我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你一如当年那么陪我走,然后轻轻浅浅地说,那边有吃的,你过去先吃了回学校,我随后就来。
八年过去了,温水里泡大的傻子,吃苦的能耐,自控力的长进令我汗颜。
这一次,动用全身的机能和情感细胞,改变自己,重构信念,和自己赛跑。
P.s. imu

--
从我的移动设备发送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H

这是你的名字,像早天里烛光浸出的暖意,微醉,神秘简洁的横竖。
我共你,再生的力量。

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生活症结

  周末继续骑车,归来一觉睡醒来,已是翌日午后,空躺床上,我是不是要进入“羽化登仙”的境界了。
  忽而明白作家为什么要匆匆地赶天赶地“咣当当”扔下一大堆文字而后孑然离去——无人理解,悲哀何其?
  当周围的人都拿他们的“以为”来爱你时,你是该笑还是该哭呢,写字的人不爱狂热者、溺爱者,平凡如我也不是你们的“以为”。
  p.s. TLW的终结季在骂声里结束,编外视频令人大跌眼镜,难道life除去F就是lie?!恕我才疏学浅,无法紧跟Ilene Chaiken的思维节拍。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Riding on the road





  Searching for myself,looking at all the sences on the road.
  Slow or fast,sucess or fail,it depends on your mind state.

  "I like that look who you are" , is it touching ?

p.s. To the lovely baby Qin, congratulations!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2.14之总结大会

  我脑袋大但脑干少,比较笨,又不是左撇子,哪能记得那么多事。

  那些过往,早已在泪眼婆娑中忘却了。我只记得,如何让自己不受伤害。

  走向爱的反面是必然,不是恨,是坦坦荡荡的漠然淡定。偶尔兴起,热情片刻,细想还是因为忍不住要证明“年少我也轻狂过”的虚荣,不为任何人。

  I don't care it anymore,and not be told about who I am by anyone else.




  升胖子:没有哭只有笑/笑你当年的荒谬/笑我一个人走出风中
  豁达随己,自知如深,何乐不为?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二三之年二三事

  在成都逛IKEA,这个“根红苗正”的中国名字“宜家”与它所营造的氛围一样,使人充满了对simple life的渴望,那种似乎买下他们的沙发,下班后你便可躺在爱人的腿上,闲适地聊天、看电影,或者发生别的更为惊人的“事件”。   
  丰富的色彩,简单的搭配,处处隐藏着的价格吊牌,这真像是个虚幻和现实交替的世界,温馨小窝的布置如虚幻一般引人入胜,囊中羞涩是现实的处处惊醒。
  在这幻境中,固定资产尚且为0的我竟然也被煽动起安家置业的欲望,还好我清楚,或许只是因为在父母身边呆太久,总会尝鲜地要奔向所谓的全然独立的单身生活。      
  昨日看了雷对房价之高,房奴之苦的感叹,我不禁一愣:是我过度执迷于精神追求而对物质需要无动于衷,还是本身家庭观念的制约,我似乎更满足于平平淡淡、点点滴滴的小幸福,与之相悖的却又是充溢着自由意志的痴心妄想。
  手头依旧保留着学生时代规划过的“理想屋”的草图,与IKEA的某些设计的创意不谋而合,笑叹自己当年该去学设计,不然也不会浪费这一肚子的浪漫、激情和躲在角落里的才华。要不也该去学木工,这藏着大学问的行当,足够我一人沉醉其中,“安居工程”也能省下一大笔费用。


  鉴于我的“立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人生三件事之二皆有眉目。在倡导“坚定信心,促进发展”的新经济形势下,老妈的开始为我担心“成家”之事,有意无意地与我展开拉锯式的大讨论,尽管我一再表示,这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可她的说教仍旧毫不停歇。这一代,那一代,在婚恋嫁娶的观念上差别之大,冲突正尾随着社会层次的复杂,人情事故的琐碎,伦理道德的颠覆而来得越加汹涌。
  老妈出击:嗯,你也不小了,该谈个恋爱了,有合适的,千万不要错过……
  我见势防守:呃,行,但有合适才行啊,不是大街上随便抓过一个就能行吧?
  老妈二次出击:你看隔壁家某姐姐,就比你大一岁,她家儿子都两岁了,还有你那初中同学某某,下个月摆婚酒,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不也谈恋爱了吗?
  我继续防守:别个高中读完就工作了,我这大学读完才二十二,还有,你那时十八岁参加工作,二十二岁恋爱,相隔四年,这样我得二十六岁再找才合适。
  老妈三度攻击:人都有生老病死,我生病了,有你爸照顾,互相扶持,一个人怎么办啊?
  我直截了当:去医院,有护士,有医生,这叫专业级关怀,再说,就算有个伴也未必会相互扶持,你看离婚的那么多。
  老妈终极攻击:不管怎么说,说句难听的,人都有七情六欲……
  我:……
  时机尚未成熟,过多的情感羁绊,何来自我。
  不知如此的攻守格局将持续到二零一几年。身边的朋友大多也同病相怜,唉,这是什么样的怪时代。

  走出那种年少痴离的状态,二三之年,从心之力行坦然之举,忽然发现成长之痛渐渐远去,没有圆滑但不尖锐,没有刻薄但不轻率,这是好事吗?走出那种年少真挚的状态,二三之年,在无法持续的笑容之后隐藏着疲惫,心灵的亚健康,情绪的波动甚至能够用游标卡尺丈量出来,从一场场真实的谎言脱逃,恐惧畏缩,直至麻木,于是不再提起,不断忘却继而强大。

  如果每天吃下的面包,喝掉的红茶,穿好的衣服,说出的话语,比划的动作,及至温存在血液里的情感,全是程式,是模块,包括所谓的不确定性也是,那生活的意义是在于找到最优解还是用不平衡打破其原有的按部就班,这一年,我正在尝试。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2009






















  记起笔下的你,那些我们教会彼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