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ME##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2008年8月19日星期二
补记省城两日游
赶上成都的暴雨,这趟就是最文艺的什邡快车。
“重要的不是在哪生存,而是如何生存。”这是sabrina姐姐说的道理。
如何生存?菜市!菜市!这是第一关,开宝马去买菜或吃点餐的人除外。老妈说,哪有那么多钱经得住每天吃现成的,平头老百姓,喂饱自己最要紧。
可木的想法如出一辙,这是个天天下班仍要为自己做价廉可口晚餐的男生,我取笑其厉害得毕业两个多月就能进入财迷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轨道,谁嫁谁幸福。苹果不同意:谁嫁谁遭殃,挑剔的他能看得起别人做的吗?
最难想象的是一个充满洁癖的处女座男生,每周至少得有一天去逛那熙熙攘攘的菜市买好下一周的原材料,细碎到花椒、辣椒、五香粉等等光听着名字就繁琐的作料。大手大脚的主毕业后自己挣钱去超市那个节省和精打细算,我不得不感叹:啊!这伟大的生活!
除了我小秀刀工外,整餐出自他一人之手。我在有滋有味地吃完后极端佩服,会做菜的男生很惊艳啊。以表达吃饱喝足的感激之情,洗碗这样的“重活”又是我心头好,主动承担下来。
可木和丢丢合租三室一厅,丢丢的跑外业不在家,我们“三剑客”周末就凑齐了。一直没有试过这种生活,代表真正成年的生活:上班、买菜、煮饭,在异乡。省城虽不远,但始终不是家乡故里,加上人多车挤、高楼林立,个人就渺小得像微粒,找不到归属感。我调侃可木一人住那屋,寂寞得发慌吧。他说寂寞啊,他就喜欢躺在那里寂寞。对,任何寂寞都高攀不上的寂寞。把自己打理得有章有法的,不乏情调,这就是他的招。
我也想独自过一回这样的生活,给我五年吧。
六楼掠影之刘宅的屋顶坏了,原以为那刘宅是修缮后的老宅子,因这个地点离文殊院很近,google出来竟是彻头彻尾的休闲会所。
六楼掠影之雨过天青时,“这般颜色作将来”倒让我想起了青花瓷。
省城两日,收获颇丰。苹果皮送了一桶玉米果冻(作为生日礼物吗?),回家后就被我妈边吃边赞美味。老人家看了照片后,又开始逼我学厨艺了。重要的是,面对未来的日子,我寻找到了快乐和动力。
我的亲人朋友,有你们真好,啊,在这伟大的生活中!
2008年8月4日星期一
树和灯——意外的收获
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
当我22岁时
when Stephen (the heroine in the book"The Well Of Loneliness") was seven ,she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housemaid Collins.
Reading this novel,I was surprise. when I am twenty-two,so much grief I gave to myself, and ignored the key of being alive and that how to carry on my own brilliant life.To be brave and confident whatever I may cross into.That's really the best gift I got before the day of my birthday,that's the practical talent I learned form life.
《six feet under》绝对是一部经典的剧集,可惜我看得太迟,不过就算早一点,估计那时也只是执迷不悟而已。
自由的维基百科里,第一条解释是“Six feet under is a term for being dead, referring to a grave six feet underground”。顺便换算了下6 feet = 1.8288 meters,这是冰冷的肉体被埋葬的深度,却未必是灵魂所在之处。
殡葬服务,多么特殊的一个行业,至少初次听到谁干这行时,保证没人不瞪大眼珠,满脑问号。Fishers' ,又是多么平凡和真实的一个家庭,no hero there,相对来讲,他们擅长做事而不是交流。站在别人死亡的终点上,一次次目睹人的本质和躯壳的脆弱,一次次寻找和坚定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墓地。生的意义就是现在,此时此刻。用同样的真诚姿态来面对生与死,用遗憾和不甘来督促自己 make exetrem use of the rest life.Once you get in the game,you won't know the result previously unless you give up or,being kicked out of it.
还没有准备好为它写点什么,只想暂时记下感受,一部适合review for several times 的剧集。目前为止,智商超高的Brenda姐姐的潇洒作风shock and impress me,选择一段她和Nate哥哥的对话:
Brenda: There's only one thing for certain. Everything changes.
Brenda: I think it's all just totally random.
Nate: Really?
Brenda: Yeah. We live, we die, ultimately nothing means anything.
Nate: How can you live like that?
Brenda: I don't know.sometimes I wake up so fucking empty I wish I was never born, but what choice do I have?
p.s. 写在我22岁的凌晨,“生日快乐”等词汇毫无意义,愿32岁时,仍会有什么震撼到我,不麻木、不盲目,这是自己要争取的最好礼物。:)
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
夏雨阵阵
外出赴宴,正遇上雷阵雨。吃完,在园子里拍到了游戏的孩子,路过曾经就读的高中部,顺便记下这个我们毕业时还没完工的学校。甚是怀念老什中那几十颗夏青秋黄的银杏,可惜毕业多年,躲不过查校牌的执勤和盘问的门卫,地震后就更别提了。
孩子和学校是最近绕不开的话题。家属区里当年跟着我“周班长”奔上跑下,四处乱窜的孩子们如今也在忙活填报高考志愿了。老妈说:我们别太主动去打听,本是好意,万一没考好的,别人可没把这当关心。年年高考,今又高考,考试的紧张离我越来越远,抓破脑袋帮人给点意见的任务倒是越来越重。
想起四年前,我还真像试验品,论考试成绩,时至今日在院子的榜单上都数一,可就没过来人告诉我专业和地域有多重要。现在逢人问我,我都是毫不保留地把这些介绍:一是兴趣,二是专业,三是地域,四是学校,若不是死磕清华北大之流,其前途跟重本、二本、专科关系不大。兴趣是内因,专业是离自己最近的“小环境”,地域是影响个人观念的“大环境”,学校是夹在中间不尴不尬的分数槛(对普通的学生,这最后一点意义大么?)。转眼大学也毕业,快要工作了,拿着农校工科学位的我早就认了,热情地把经验总结说给这些孩子听,希望能有点帮助吧。
时间不停走,无忧无虑的玩耍远去,现实生活的焦虑袭来,并将呈抛物线常伴。
p.s.前两天把评论打开了,以前老觉得这blog私人得很不适合“评论”。现在这就是我的地儿,朋友到来,爱咋说咋说,也得有个宣泄的方寸之地吧。